教育害人改革势在必行

2012/10/17 14:47:35

农民砸锅卖铁供儿上大学,儿子毕业工资不如老爸,不如只有小学毕业在工厂打工的姐姐。湖北大学生毕业不工作,“宅”家10余年饿死。研究生儿子未找到工作回家种地,父亲愤而服毒。经历一系列求职挫折后,又回到了原点,回村种地。谈起这种选择,有一定的耕读情结,“这是一种逃避,一种退缩,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呢?或许是兼而有之吧,回村种地可能是种逃避也是种无奈与退缩。

教育害人?易中天批大学教育是害人,称道德问题因唱高调。笑颁“诺贝尔脑残奖”,批判“爱站队”文化心理

易中天在对话中批判国人礼仪缺失,旧事重提“韩方之争”不讲道理、只讲站队,批评大学教育专业教育“害人”,以至于建议设立“诺贝尔脑残奖”,但最后的解决之道是中庸之道,即既不走极端,也不唱高调,睿智的风格引发学子追捧。

为中庸正名,热衷于“站队”是时代的悲哀

  在易中天看来,“中庸”这个词被大家妖魔化,成为“无所作为,不求进取,不讲原则”的代名词,充满误读。所谓中庸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智慧,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比如“以德报怨”是一种道德境界,但孔子并不赞同,“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作为道德标准提出来。做不到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作假。伪君子就是被道德高标培养出来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有极个别人能做到。”

  “中庸并不等于不要理想”,易中天说,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自己也很纠结。把女儿培养成“白雪公主”,将来定会吃下巫婆的毒苹果,但又不能从小就教她如何算计别人,忽悠说假话,“一位老校长的话启发了我,他说大学教育还是需要理想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一定会碰钉子,但我们要学会妥协。”易中天强调,“马上会有人质疑我,你难道不知道大学的精神在于独立吗?妥协的前提是独立。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坐下来谈,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点,达成协议。我们的传统思维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没有妥协的传统。但只有在中间地带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才能不痛苦不纠结不烦恼。”

  而之前流行的“韩寒与方舟子之争”就被易中天视作走极端“死掐”的例子。“当时我所到之处总是被问,你是挺韩,还是挺方?我说方舟子有言论自由,就说我挺方;我说方舟子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指责韩寒代写,是对作家人格的严重侮辱,又有人说我挺韩,我能谁都不挺吗?我只想说道理,但没人听,大家都热衷于站队,这是时代的悲哀。请大家多想想道理在哪里,少站点队吧!”

  论教育得失。面对有学生的迷茫“在学校感觉没学到什么”,易中天表示根子在于中国教育的失败。“我觉得现在很多中国大学不该办,有些专业不该设,由此导致学生觉得学得没意思,我只能提个建议,多办这样的讲座。”此外,他也不赞成许多高校的专业教育,导致现在理工科的学生一点文史知识都没有,文科生一点自然科学知识都没有,这很可怕。“难道我们毕业后都是从事本专业的吗?一个书记曾问我,你不是讲历史,就是讲哲学,你怎么会是中文系毕业的呢?我反问他,你怎么会是书记专业毕业的呢?其实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从事本专业,那我们为什么挤破头要到名校去学我们不喜欢的专业?是冲着百年老校的学风去的!树木和老房子都是气场。当年我在武汉大学(微博 招生办)读研,所有的讲座包括数学物理的我都没落下,其实也听不懂,就是‘熏’一下。我曾经去一个高校演讲,学生被问及‘阿房宫是谁烧的’,真有人像触电一样站起来说,不是我干的!”易中天笑言,“四年争取不要虚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书没读完,读点书听点讲座吧,恋爱也要谈。”至于不虚度大学生涯有没有可操作的办法,他的方法是写日记,“我写日记不写感受,就写每天干了什么,过后一看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虚度时光。”

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改变生活,此时多少人会疑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