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涯不要让宅毁了自己

2012/2/17 12:21:39

  每天过着 “三点一线”的生活 海外中国留学生“孤独症”蔓延

  《中国青年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的报道,报道了在中国国内大学中,同学们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却各自孤独的现状。在海外也同样生活着这样一群留学生,他们每天的生活基本是三点一线:上课—打工—回家,其他的活动不见影儿,几乎窝在家里。有人说他们是“宅男、宅女”,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是患上了“孤独症”。《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海外中国留学生中的“孤独症”也在不断增多。这种“孤独”,缘于年轻人的“离群索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孤独,非常不利于年轻人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甚至会影响到年轻人整体的社会状态。文章呼吁留学生走出蜗居,勇敢接触社会。

  加拿大总理访华

  留学加拿大政策将更宽松

  2012年2月7日至11日,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正式访问中国。访问期间,与我国续签了《中国教育部与加拿大外交和国际贸易部关于中加学者交换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寻求更多办法扩大双向学术交流,期待5年内实现双向留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的目标。

  业内专家吴雪玲认为,双方政府表示会加强中加两国在科教文卫方面的合作,期待5年内实现双向留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的目标。这表明加拿大政府将继续放宽对华学生的签证政策,鼓励更多优秀的中国学生赴加学习交流,增进中加两国学术方面的沟通互动。

  最近,加拿大在努力促成这项共识,具体表现在以下的方面:第一,今后,SPP(中加学生合作计划)只适合于雅思成绩达到5.5分的学生申请,且必须是最近24个月内所取得的成绩。第二,资金简化政策(GIC)。所有达到雅思6.0或者以上的学生,且被加拿大正规公立或私立院校直接录取,在提供一年学费和1万加元生活费的押金后,可免去12个月的担保金历史。第三,2012年加拿大经验类移民名额达7000个。吴雪玲认为,加拿大经验类移民主要面向留学生以及有本地工作经验的外籍工人,方便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工作。加拿大2012年的经验类移民名额,比2011年增加了500人,意味着加拿大政府希望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毕业后有机会留在加拿大工作。

  银蕨签证移民新西兰

  4月开始申请

  2011年度新西兰银蕨签证申请热潮尚未退却,2012年度申请期又将临近。旨在吸引来自全球的具备高技能的年轻人到新西兰从事技能性工作的银蕨签证申请将于4月份再度拉开帷幕。留学专家介绍,这项签证从2010年年初开始,每年将会批准300个银蕨签证申请者进入新西兰,获得该签证后,申请人可以在6个月内随时进入新西兰,并从第一次入境新西兰算起拥有9个月的时间寻找技能工作。签证主要针对年龄在20~35岁之间、拥有学士学位或工专学历、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现象:天天闷头上网 看电视

  一个在日中国留学生曾经描述过这类同学——他们喜欢窝在家里,每天的生活基本限于“上课、打工、回家”这个路线,学校组织的活动,无论是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的,还是日本同学社团的,基本都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如果不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必须要外出打工的话,他们可整日不出门,甚至连学校都不去。在家里干什么呢?主要就是闷头上网看中国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有点个人爱好的,就是上网打游戏,或者看看动漫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随着中国人家庭富裕程度的增长,能够为孩子提供所有在国外生活费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一些留学生索性就躺在父母远程准备好的温床上度日。这样的留学生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语言不过关,就拿在日本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留学生日语水平仅限于从语言学校毕业时的水平,应付日常生活交流尚可,但更深层的文化交流则比较有限;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学生的个人自立能力都不强,有父母在后面支撑,当初出国前抱定的“打造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在个人蜗居里;第三个特征是他们都比较害怕与外界交流,缺乏沟通能力;第四个特征就是虽然经历几年的留学生活,但思维方式和办事方式却几乎是原地踏步,没有什么长进,无法融入自己所处的海外社会。

  原因:步入社会缺乏应对能力

  年轻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多数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出生,在家中都被长辈们奉若皇帝,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过分的呵护,走出家庭、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比较差,面对复杂的社会,心理上缺乏基本的认识,初次步入社会,遭遇艰难之后便畏缩回家中;但出国留学后,父母和家庭只能从经济上支持孩子,却无法给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安慰,不少留学生在初尝留学生活的艰辛和打工艰难后,心理上不能获得家庭的安慰,只有缩回到自己的租住屋里,整天与脱离现实的电视、电玩和动漫为伍,希冀从中找到心理安慰。这样一来,却使原本心理脆弱的留学生更加失去了在风浪中锻炼的机会,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专家观点:融入当地社会广交朋友

  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徐志成表示,留学海外“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期内是正常的,符合学生生活特征。但作为国际学生,同学们也要多接触外国社会,多参与校园内外社交活动。在住宿家庭则要多与外国家庭成员交流,参加他们的活动,尤其在假期更要这样做。另外,在出国前务必提高英文水平,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此增强与外国人交流的自信心。

  业内资深专家陆明表示,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家里花钱送其留学,就不能再像在国内念书时那样“宅”,否则会浪费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多尝试新的东西,如赴欧洲留学,然后趁假期游遍欧洲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想成功升读当地的名校,或者在当地找到理想工作,就要积极与当地人交流,参与当地活动,学习本地人的思维及表达模式,融入社会,这会让他们主动结交很多朋友,参与很多实践。另外,国外院校严格考察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组织多元化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容易找到自己的交流平台,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尽快融入校园生活。

  建议:事先做足功课 别怕麻烦人

  1.学生要学会端正自己的心态,明白到国外留学并不能永远顺利,要做好不怕碰壁的心理准备,努力学习国外的社交礼仪及了解国外风俗习惯,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2.家长则应该提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跟孩子进行留学预演,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并鼓励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参加学校、当地社区组织的活动,积极感受外国文化或生活模式,多认识朋友。

  3.家长通过参加陪伴留学家长学校的讲座,可了解到孩子在国外遇到的社交等问题,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及吸收新知识,帮助孩子处理社交问题。学生则可通过离境必修课,结识即将前往当地的新朋友,结伴同行。

  4.对于因不知道与外国人聊些什么而宁愿宅在家里的同学来说,最好熟悉一些中国的历史与典故,因为外国人通常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样就能掌握与外国学生沟通的充足谈资。

  5.要学会不怕“麻烦”人。学习上、生活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请教身边的同学,适时懂得要求获得援助与支持,当然别人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应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