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招生骗局公布

2009/12/9 15:13:22

骗局一:冒充高校人员
  
案例:一男子自称是北京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招生宣传资料,向考生和家长吹嘘,诱骗其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后,又强调录取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  

骗局二:混淆教育形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教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  
提示:向有关招生部门、招生院校直接咨询,一般就能识破。  

骗局三:谎称“低分高录”

某中介人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说可帮低批次分数的考生录取到高批次院校,还可以调剂到热门专业,骗取考生钱财。  
提示:录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规范招生录取程序。绝不会出现“低分高录”的情况。  

骗局四:伪造“内部指标”

一些骗子假扮高校招生人员,以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空白录取通知书作道具,谎称手中掌握某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要家长先付部分定金。钱一到手,便逃之夭夭。  
提示:教育厅将所有普通高校招生信息上网公布,招办采取了7种方式,宣传招生政策、办法,设立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进一步实行信息透明化。  

骗局五:歪曲“自主招生”  

骗子多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看分数,花钱即可上大学。  
提示:实际上,多种自主招生形式均有分数要求,还有严格的程序规定。自主招生高校的录取方案、投档资格线和录取新生名单都必须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骗局六:假借“定向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  
提示:今年,在我省仅有中国防卫科技学院一所高校投放21个定向招生计划,并要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录取期间,不再追加定向计划。  

骗局七:违规搜罗生源  

近几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分校),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无计划招生或未经批准超计划招生。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提示:按规定,凡未经省级招生机构办理录取手续并上报教育部备案而违规招收的学生,无法取得学籍,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  

骗局八:查询投档轨迹 

每年普通高校招生期间,有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再对家长谎称是他找人花钱疏通了关系,借机索要钱财。  
提示:不要将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交给任何中介组织和个人,也不要透露报名号和身份证号。接到高校特别是高校独立学院(分校)的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再办理缴费报到入学手续,不要贸然到学校报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