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科学家精神 探索化学之奥秘 | 我室2024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精彩回顾

2024/6/28 11:21:12

一、“迎进来”:筑牢科学教育主阵地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实验室充分发挥“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福建省第四批省科技馆分馆”主阵地作用,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由院士领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一体的“引进来”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走进校园和实验室,近距离领略名师大家风采,实地感受化学学科魅力。

 

(一)举办“化学科普嘉年华:实验室等你来”化学科普馆校园开放日活动

6月8日上午,实验室举办“2024年化学科普校园开放日”活动。活动通知一经发出,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同学们踊跃报名。共120余位中小学生走进化学科普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无尽魅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闽江科普传播学者、我室主任谢素原教授以及我室副主任傅钢教授与孩子们面对面,共话老一辈化学家的光辉事迹,并为参与本次活动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们带来精彩的科普讲座。谢素原院士带领大家领略了碳材料的奇妙世界。从金刚石的坚硬璀璨到石墨的柔软导电,再到富勒烯家族中的足球烯(C60),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展示,让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傅钢教授以“碳中和、能源安全与能源化学”为题,带领同学们穿梭于能源的历史长河与未来蓝图之间。他巧妙地将能源的物理、化学定义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让小朋友们对能源有了更多的认识。


 

活动还安排了10个互动展点,设计了多项趣味实验与游戏:液体门体验站、微纳孔道藏世界,液体门控通乾坤开启;DIY球棍模型,亲手构建碳通;智慧之眼:探秘分析测试中心;拉曼光谱仪快速检测未知物品;亲手构建分子模型,体验奇妙分子魔法工坊;光影奇幻秀:奇妙的光学现象,感受光与物质之间神秘而有趣的互动;摩擦化学反应:水中绽放的蓝色荧光;太阳光的探秘之旅:揭秘太阳光谱的奥秘;蓝墨艺绘:化学光影诗……小朋友们穿梭于各个展点之间,亲身体验化学魅力,感受充满奇幻与奥秘的化学世界。


 

(二)组织优秀中学生开启化学创新研梦之路

科技周期间,厦门市双十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优秀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化学创新研梦之路”研学活动。我室陈嘉嘉教授为学生们带来一场主题为“超越传统的化学和超越传统的电池”的精彩科普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化学的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特别是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的无限可能。活动还设置了科普实验环节,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沉浸式感受化学趣味和化学创意。



二:“走出去”:送学上门

  

(一)跨越山海,让化学科普融入闽宁协作

“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福建省十佳科学传播人物、闽江科普传播学者、我室副主任侯旭教授走进厦门大学教育帮扶定点对口支援宁夏隆德县高级中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仿生前沿科学科普报告”的精彩讲座。讲座面向隆德县全县中小学生进行同步直播,让隆德学子们深切感受到厦门大学名师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和创新报国的高尚情怀。

 


(二)“仪”起向未来,高端仪器科普进中学 

为增强中学生对高端科学仪器的了解,激发其对表界面领域的探究兴趣,我室特别邀请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携其最新型TM4000 Plus Ⅱ台式扫描电镜走进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开展了一场科普讲座和学生实操体验于一体的科普活动。仪器专家通过生动的类比和细致的解说向同学们展示了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应用及其在现代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讲述借鉴蚊子口器微观结构发明无痛针头的事例,既展示出电子显微镜在仿生学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又引导同学们学会善于在生活中观察、思考与探究,激发同学们寻根究底、举一反三的科学精神。活动中,学生们还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显微镜,进一步加深对科学仪器的理解。我室的专家们也在现场给予了学生们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并鼓励他们将来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与更多高精尖的科学仪器携手共进。

 

(三)萌动六一,出神入“化”

科技周期间,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室科普进社区团队与厦大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萌动六一、社彩斑斓”化学科普游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化学实验,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魅力,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为了确保活动能够寓教于乐,团队精心挑选并准备三个精彩的化学实验项目:“火山喷发”、“卡片变变变”和“神奇的魔壶”。小朋友们亲手操作,见证了普通卡片在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发生神奇的变化。在实验室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了解到了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本次活动不仅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平台。


三、“扩影响”:融媒体赋能科普传播提质增效

近年来,实验室深入实施“融媒体+科普”行动,致力于打造立体化的科普传播矩阵,依托央视、新华网等央媒,以及福建省媒、厦门市属主要媒体,积极发布各类科普宣传内容,持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不断深化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创新实践,加速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5月30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全国科创名匠”、我室郑南峰教授受邀做客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共同策划打造的公益基础研究科普视频节目《科学未来式》530特别节目,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为社会大众解析我国氢能生产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并就如何推动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探讨与展望。

  

6月1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福建省十佳科学传播人物、闽江科普传播学者、我室副主任、厦门湖明小学科学副校长侯旭教授,受厦门电视台邀请,参与《玲听两岸》六一儿童节特别科普栏目的录制。在节目中,侯旭教授为电视机前小朋友们揭开化学奥妙之液体门背后的故事,与主持人和老师同学们一同开展趣味科学实验,激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塑造小朋友们的科学思维。

以上是我室2024年科技周活动工作总结。下一步,我室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的号召,着力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科普内容建设、科普队伍建设,组织调动更多热心科普公益的高水平教师投身化学科普工作,精心打造一系列高品质特色科普品牌活动,通过富有趣味的形式,宣传化学知识,展现化学魅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更有趣的科普体验,积极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力争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