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涡流阻尼新技术领先全球

2024/6/28 8:48:4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黄杨雨薇

  一座座桥梁横跨天堑,连接着两岸的风景;一座座大厦高耸入云,支撑着都市的梦想。然而,这些大型工程结构如何抵御风力,减少摇摆和振动,保证人们的安全和舒适?这背后,有一支队伍一直在“御风而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陈政清带领的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关,发明了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在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该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减小和控制物体振动的装置。此前,土木结构中最常见的阻尼器是液压油阻尼器,可是,液压油阻尼器在使用3年至5年后,往往因机械摩擦而漏油失效,不仅需耗费大量资金维修与更换,也对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构成威胁。

  陈政清介绍,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电涡流阻尼技术可以有效弥补液压油阻尼器的不足,适用于多种控制需求。可是,为何在全世界土木工程领域都未见到电涡流阻尼器这一品类呢?

  原来,电涡流阻尼技术也存在两个“致命伤”:一是传统的电涡流阻尼技术耗能密度太低,无法用于控制大型结构的有害振动;二是当电涡流阻尼器的速度高于某一临界值时,阻尼力随着速度的增加反而降低,减弱了阻尼效果。

  “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让电涡流阻尼器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陈政清带领团队开启了攻坚之路。

  “我们用了2年时间解决了第一个难题,又用了8年时间解决了第二个难题,于是便有了百年来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大型工程结构减振的颠覆性创新。”陈政清介绍,通过不断耕耘,团队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结构电涡流阻尼减振全套技术,确立了电涡流阻尼新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应用于上海中心大厦、江阴长江大桥、川藏铁路藏木桥等120余项大型工程,涉及土木、电力、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

  谈起科技创新,陈政清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他说:“在我心中,最伟大的创新,是针对人类未来的需求,催生出新兴产业和市场,为人类创造未来,这是我们要追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