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文献语言学青年大会在我校举行

2024/6/27 9:49:02

6月15日,第八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开幕。我校校长李金林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

大会开幕式。  罗怡摄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教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希望本次会议为文献语言学作出新贡献。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和文化传承基地华学诚教授介绍了文献语言学论坛、刊物、讲座的基本情况,代表会议发起方和主办方向我校表示感谢。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对此次会议寄予厚望,并表示,北京语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强强联合”,打造了第八届语言学国际学术大会。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鲁国尧、徐正考、蒋冀骋、李守奎、王华宝、徐时仪、任继昉、汪维辉、杨建忠、李运富、张玉金、程邦雄、内田庆市、匡鹏飞、冯胜利、邵则遂、雷汉卿、谢荣娥等10多名国内外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或从分析文言写作功能的历史兴衰衍变出发,提出在大学文科以“古”冠名的专业开设文言习作课的建议;或提出文献语料鉴别的7个标准;或勾勒出古文字研究方法的演进过程;或讨论古文字与训诂相伴相生的密切关系;或论证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或评述“形声”的实际含义和作用;或探讨出土文献语言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或分析北京官话新资料的特点与重要价值。有的专家还讨论了《汉语大字典》中的注音不规范问题,分析了上古楚语词的鉴别原则与整理方法。

专家作报告。  刘兰清摄

在大会分组讨论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献语音学、文献语法学、文献文字学、文献词汇学、文献方言学等领域的热点论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文献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研究材料包括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域外文献等;研究课题丰富多样,既有宏观的汉语理论建构,也有微观的字词句研究考证;研究内容则涵盖了文献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古代文献语言与民族语文研究、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

第五届文献语言学青年大会于6月14日召开。会议面向全国文献语言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征集学术论文近200篇,经过专家评审,74篇论文入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经提名、讨论、筛选、表决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2篇获奖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