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杨海文:建设廉洁文化 涵养时代新风

2024/6/18 9:50:31

在优良传统中厚植崇清尚廉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和廉政经验,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优良传统中的廉洁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其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内核。要用好红色资源,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和各类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党的廉洁基因代代相传。要讲好廉洁故事,把握青年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成长需要,挖掘革命先辈公廉爱民、大公无私的嘉言懿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人的事迹,激励青年学生怀德自重、修身律己。

在课堂教学中筑牢拒腐防变能力。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集中、系统、持续的教学优势,是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紧扣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抓好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优良传统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廉洁教育,把我们党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融入学生思想、嵌入学生灵魂,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通过更多培根铸魂、启心增智、适应时代要求的廉洁文化教材,深入研究新时代廉洁文化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牢牢掌握思政课程建设话语权。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关注的反腐败热点问题研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既回答“是什么”,更揭示“为什么”“怎么办”,澄清模糊认识、解开思想疙瘩,让学生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持廉守正示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促使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引导学生锤炼品格、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引路人。广大教师作为廉洁教育的传授者、价值观的塑造者,要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融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章节,做好廉洁教育工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把教书育人和提升自我结合起来,做到以清为美、以廉为荣、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在制度保障中夯实廉洁责任。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需要统筹谋划、系统部署、久久为功。高校要把廉洁文化纳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布局,坚持廉洁宣传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廉洁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增强廉洁观念,形成守廉光荣、违纪可耻的良好氛围。要把廉洁教育同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融入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寝室规章等制度建设,推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多维度、多领域、多形式落地生根。要坚持守正创新,广泛开展廉政主题征文、家书征集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黑板报、校报(刊)等载体,运用新媒体传播平台,组织创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相关文章